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魏晋南北朝时山阳色河镇的牛人,

  • 信念
楼主回复
  • 阅读:231211
  • 回复:4
  • 发表于:2018/1/15 13:53:20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山阳地方下历朝历代都没出过啥大人物,一说名人都知道高坝的陈府老爷,但是魏晋南北朝时山阳色河出过的这个人比陈府老爷牛的多,他就是《泉家将》大概就是现在色河镇权家垣附近吧。有可能权与泉本是一事!

内容提要:泉、阳、李、杨诸氏山南方隅豪族,皆于萧梁中期(515—535)渐次兴起,并在梁魏争夺汉中、东西魏艾争及西魏南进梁、益、雍、荆以及西魏北周南下巴峡、荆湘的一系列战事中,不断扩展实力。山南豪酋投附新兴之宇文氏后,所部部曲、乡兵大部分被编入府兵系统,补充了西魏、北周之兵源;宇文氏则藉此将府兵制推行到新占领的山南、剑南地区,并在此一过程中将这些土豪“改造”为朝廷命官,逐步实现了山南地方社会的“国家化方隅豪族 府兵 山南 地方《魏晋南北朝史论山南方隅豪族之崛起
《周书》卷四四将泉企、李迁哲、杨乾运、扶猛、阳雄、席固、任果等出自山南的方隅豪强集为一卷,此种编纂方式本身即说明唐初史臣已把山南诸豪右视为一个群体,合传以见其总概。此数人中,泉企、阳雄在族属上是巴蛮或廪君蛮,早期主要活动于今陕西商洛和豫西地区,亦较早投附北魏;李氏、扶氏分别出自巴夷和白虎蛮,早期主要活动于今陕南东部和鄂西北边隅之地,在西魏军队第二次南定安康、魏兴时,方“以众降”;杨乾运、任果二人之族属不甚详悉,主要活动于今陕南西部和川北地区,在西魏经略剑南之际主动投附;席氏乃晚渡之北人(或属低等士族),世居襄阳,在萧梁后期因缘际会,得以控制齐兴、武当二郡(今鄂西北十堰地区),亦于西魏兵临之际归附宇文氏。凡此数氏,族属、身份既不相同,归附西魏北周后之动向遭际亦各有别,然均为南北朝后期活动于山南地区、较有影响的“方隅豪族”。兹据《周书》、《北史》所记,参诸其他史料,略加考辨,以究明山南方隅豪族崛起之轨迹及其在南北交争背景下的抉择、去向。

上洛泉氏与阳氏

上洛泉氏是山南地区最早投附北朝的方隅豪族。魏太武帝神{鹿加}、太延间(428—439),上洛人于北魏,魏于其地置荆州(后改为洛州)①。《魏书·世祖纪》载:神底元年(428)九月,“上洛巴渠泉午触等万余家内附”;至太延四年(438),“上洛巴泉蕇等相率内附”。泉午触、泉蕇当是同族。北魏据有上洛之地后,盖利用当地豪族以为治。《周书》卷四四《泉企传》记上洛泉氏史迹甚详,谓: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曾祖景言,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父安志,复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午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限,令企代之。魏宣武帝诏曰:“企向成立,且为本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遂依所请。②


上洛郡丰阳县,当即《水经注·沔水篇》“甲水”所记元魏上庸郡治,其地当在今陕西山阳县色河铺附近③。《北史》卷六六《泉企传》谓:“曾祖景言,魏太延五年率乡里归化,仍引王师平商洛。拜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四则其曾祖泉景言正是在泉午触、泉蕇投附北魏之后不久归附北朝的。泉景言因此而得世袭本县令,则泉午触、泉蕇辈当亦得世xi之职。然则,北魏据有商洛之地后,当即援用当地土豪,任为世袭县令、郡守,其地位类于领民酋长。泉企父丧之时,方十二岁,而其乡人请为县令,可见其家族势力在丰阳无可取代者。

泉企之族本为上洛丰阳人,虽同为泉氏,然与泉午触、泉蕈盖非一支,其祖、父不过僻处上洛南境山中小县丰阳县之土豪;其真正上升为上洛雄豪,则因缘于孝昌间(525—527)萧宝夤之叛。《周书·泉企传》谓:


①《魏书》卷一○六下《地形志下》“洛州”原注云:“太延五年置荆州,太和十一年改。治上洛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2632页)同书卷六六《李崇传》记李崇于“高祖初,为大使巡察冀州,寻以本官行梁州刺史。时巴氐扰动,诏崇以本将军为荆州刺史,镇上洛……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绥慰,当即帖然”(第1465页),事在太和初年。

——————
②《周书》卷四四《泉企传》,第785页。
③《水经注》卷二七《沔水中》“甲水”条记甲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又东迳上庸郡北,与关柑水合。”(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37页)甲水即今夹河(金钱河),其上源金井河、马拜峡河均出秦岭山脉南坡,流经今柞水县东境,则金井城当在今柞水东境凤凰镇附近。甲水东南流所合之关咐水,当即今山阳县西境的马滩河,在今色河铺附近与金井河汇,则北魏所置之东上洛郡(后改上庸郡,治丰阳县)当即在今山阳县色河铺附近。《魏书·地形志》洛州“上庸郡”原注称:“皇兴四年(470)置东上洛,永平四年(511)改。”(第2633页)郡治丰阳县。太安二年(456)置。然则,泉氏故里所在之上洛丰阳县即当在今山阳县境色河铺一带
………………——
④《北史》卷六六《泉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2331页。泉企,即《周书》所记之泉企。周一良先生谓《周书》作“企”字误,当从《北史》作“企”字,见氏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书>札记》,“瞎巴三千生啖蜀子
………………
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及萧宝夤反,遣其党郭子恢袭据潼关。企率乡兵三千人拒之,连战数日,子弟死者二十许人,遂大破子恢。以功拜征虏将军。宝夤又遣兵万人趣青泥,诱动巴人,图取上洛。上洛豪族泉、杜二姓密应之。企与刺史董绍宗潜兵掩袭,二姓散走,宝夤军亦退。迁左将军、浙州刺史,别封泾阳县伯,邑五百户。①
“刺史董绍宗”即董绍,故此事亦见于《魏书》卷七九《董绍传》:
萧宝夤反于长安也,绍上书求击之,云:“臣当出瞎巴三千,生啖蜀子。”以拒宝夤之功,赏新蔡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②



董绍所谓“瞎巴”,乃指上洛巴渠蛮兵,周一良先生已有辨析。而特以“三千”为言者,盖即指泉企所部之“乡兵三千”。在此次事变中,泉企立功甚著,故得任淅州刺史。魏淅州治析阳(在今河南西峡县),与上洛相邻,亦为蛮民所聚③。魏以泉企为淅州刺史,盖利用其所部乡兵及在巴蛮中的影响。但他不久即转任东雍州刺史,离开其上洛根据地。然泉企“在(东雍)州五年,每于乡里运米以自给”,与其乡里仍保持密切联系。“及齐神武专政,魏帝有西顾之心,欲委企以山南之事,乃除洛州刺史、当州都督。”至此,泉企方得居本州刺史、当州都督,真正成为掌控上洛地区的豪强。
然泉企对于上洛的控制首先受到来自其本族(所谓“巴渠”)的挑战。孝武西迁,高欢率军追击,“企遣其子元礼督乡里五千人,北出大谷以御之”,洛州空虚。“上洛人都督泉岳、其弟猛略与拒阳人杜窗等谋翻洛州,以应东军。企知之,杀岳及猛略等,传首诣阙,而窜亡投东魏。”yu谋袭ji泉企的泉岳带都督军号,杜密则很可能与泉企家族一样,是世袭的拒阳县令。泉企虽然在此次事丅件中占了上风,但至大统三年(537),终为杜窋引导下的东魏高敖曹大军所败,泉企身死,东魏以杜窋为洛州刺史。“杜窋虽为刺史,然巴人素轻杜而重泉”,泉企二子元礼、仲遵乃“潜与豪右结讬,信宿之间,遂率乡人xi 州城,斩窗,传首长安”,元礼复世袭洛州刺史。
至此,上洛泉氏乃全面裹入东西魏间的战事。沙苑之役,元礼阵亡。弟仲遵继任洛州刺史。“仲遵宿称干略,为乡里所归。及为本州,颇得嘉誉。”大统九年(543),东魏东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投附西魏,宇文泰率军应之,“别遣仲遵随于谨攻相谷坞”,“复会大军战于邙山”,则此时仲遵当隶属于谨部。大统十三年,复“以仲礼行荆州刺史事”;不久,即“率乡兵”随杨忠征伐汉东,下随郡,“为三荆二广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等十三州诸军事,行荆州刺史”,成为西魏赖以征讨、控制今南阳、随枣走廊地区的重要力量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周书》卷四四《泉企传》,第786页。

②《魏书》卷七九《董绍传》,第1759页。
③《魏书·地形志》析州领析阳等五郡,其中析阳郡领东析阳、西析阳二县,治西析阳(第2642—2643页)。《魏书》卷七七《辛雄传》附《辛纂传》记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九月,辛纂行西荆州事,兼尚书南道行台,寻正刺史。“时蛮酋樊五能破析阳郡,应宇文黑獭。纂议欲出军讨之,纂行台郎中李广谏曰:‘析阳四面无民,唯一城之地耳。山路深险,表里群蛮……’”(第1700页)又,《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记孝武西迁,以信为东南道行台、荆州刺史,“信至武陶,东魏遣其弘农郡守田八能,率蛮左之众,拒信于淅阳”(第264页)。据此,则知淅州一带也为蛮民所聚。
……………………
大统十七年,泉仲遵又率所部兵随王雄南征上津、魏兴,“遂于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按:南洛州(后改称上州)所治之上津,在今湖北郧西县之上津镇,与泉氏乡里之丰阳县同处甲水(今金钱河)流域,或本即属泉氏之势力范围。泉氏在这一地区的潜势力似乎很大。据有洵阳(今陕西洵阳县北)的“蛮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人附。朝廷因其所据授之,仍隶东梁州都督。清和以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清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当出于巴渠杜氏,与泉仲遵同属巴渠,其所以“请隶仲遵”及朝廷弗许,盖皆因为此故。杜清和、黄众宝之叛平定后,朝廷乃以杜清和所领故地隶于仲遵,显因仍不得不借助泉氏之影响;而“群蛮”之所以“率服”,亦非仅因“仲遵以廉简处之”,当与其属“群蛮”之同族有关。至魏恭帝初(552),泉仲遵又升任都督金、兴等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直到武成初(559)卒于任上。仲遵所督之六州,应为金(治吉安,在今陕西安康西北)、兴(即丰州,治武当,在今湖北丹江口西)、洵、上(南洛州所改)、罗(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境)、迁(治光迁,在今湖北房县);其所领之民,盖多为“群蛮”①。
因此,当大统末年西魏据有汉川之地后,上洛泉氏的势力亦向南扩张,这既是上洛泉氏趁机拓展势力的结果,更是由于西魏(以及北周)之方略即是利用泉氏之类土豪力量以控制新占领区。在泉氏势力南移之同时,其根据地上洛则为朝廷所接管,泉氏不得再世袭洛州刺史之职②。武成元年泉仲遵卒后,所部可能转入侯莫陈琼、贺若


①西魏、北周金州总管府所督之州,有六州、七州、八州、十一州之别,盖因时因事之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以六州或七州为常制。在领有七州的情况下,当有直州(治安康,在今陕西石泉县境)。然魏恭帝初,另一山南土豪、安康人李迁哲正任直州刺史,直州盖不受金州总管所辖,故仲遵所督仅有六州。关于金州总管所领诸州及其治地,请参阅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2—409页。
②盖仲遵初曾兼任洛州刺史、袭爵上洛郡公。《周书》卷一七《若干惠传》附子凤传谓:“魏恭帝三年,除左宫伯。寻出为洛州刺史。”(第282页)又同书卷四一《庾信传》谓:“孝闵帝践祚,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第734页)则至迟到泉仲遵出任金州总管后,朝廷即另除洛州刺史,泉氏势力似乎即被逐渐排除出上洛。仲遵之子赡,“起家本县令,人为左侍上士。保定中,授帅都督,累迁仪同三司,出为纯州防主。建德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第789页),则曾世袭丰阳县令,且以帅都督领乡兵,然迄未得袭任洛州刺史。
敦系统①。然泉氏在上洛地区之势力并未完全消亡。其子佢于保定中(561—565)得“授帅都督,累迁仪同三司”。帅都督、仪同三司一般授予统领乡兵的军帅,则泉佢很可能仍留在上洛统率乡兵。直到隋唐之际,仍见有泉氏在上洛地区活动。《新唐书.高祖纪》武德元年(618)十月己亥条记事云:“盗杀商州刺史泉彦宗。”②此泉彦宗虽不详其来历,然必为藉隋唐乱离之机拥众自号之土豪,很可能即系出上洛巴渠泉氏。
上洛阳氏的兴起历程与泉氏颇为相似。《周书》卷四四《阳雄传》云:
阳雄字元略,上洛邑阳人也。世为豪族。祖斌,上庸太守。父猛,魏正光中,万俟丑奴作乱关右,朝廷以猛商洛首望,乃擢为裹威将军、大谷镇将,带胡城令,以御丑奴。③
  
  • 山阳娃666
  • 发表于:2018/1/15 20:13:37
  • 来自:陕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权还是泉呢
信念
信念: 应该是泉,时间长了可能叫转音了吧,魏晋南北朝时色河一代就是泉姓老家,山南豪族,县城就在色河附近,
2018-01-16 07:45:20 回复
棒棒哒山阳小伙子
  
  • 该减肥的人
  • 发表于:2018/1/22 9:51:46
  • 来自:广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



http://www.szxhuv.com/
  
  • 问心
  • 发表于:2018/1/28 18:33:17
  • 来自:浙江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哎!没有名人就不要勉强,写的这么累
宁缺毋滥,始终如一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