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广梅沟

  • 傲寒
楼主回复
  • 阅读:245912
  • 回复:1
  • 发表于:2018/5/24 22:23:41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广梅沟


1

广梅沟位于秦岭南麓山阳县城西南部30公里开外的地方,属于它的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山村。那里沟不宽大,但很深长。

进沟的村道位于马滩河中游一个宽敞河道右侧的豁口上,而这个豁口是广梅沟顺流而下的山洪多年冲积形成的一个相对平坦的峡谷地带,人们习惯叫它广梅沟口。马滩河是汉江水系金钱江的一条支流,而广梅沟算是马滩河的一条支流,每年丰水期沟里的积水就从十拐八弯的山沟奔腾而下,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悠悠的马滩河。

广梅沟是一个群山林立,沟壑纵横的村子。从沟口的山脚谷地向沟内纵深四五十里的山顶都有人居住。

小时候经常听父辈们说“山里山外”,那时候没离开过大山也没什么见识,老认为山里山外的界限就在广梅沟口的位置。因为沟口有境内唯一一条沥青马路——203省道。马路给人远行的冲动,这条省道给了我最初想要出去看世界的想法,因为小时候一直不太清楚路上呼啸而过的汽车从哪里来要驶向哪里去。

长大后,才知道对于我们整个秦巴山区来讲山里山外的界限是秦岭山脉,它将肥沃的关中平原与贫瘠的南部山区一线隔绝。

关于广梅沟这个名字的由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说法。从村庄地名的一般产生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与自然地理特征相关的,比如江、河、湖、海、溪、涧、山、岭、梁、沟、川、洋、林、咀、峪、垸、圩、浜、渎、汇、泾等,第二类是与位置有关的,比如阴、阳、上、下、东、西、南、北、中;第三类是与人口聚居有关的比如堡、屯、铺、店、镇等;第四类是与交通有关的,比如津、渡、关、 口、 通等。据此推断广梅沟应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而命名的,山大沟深,沟字自当不言而喻,而这广梅二字的具体含义尚待查证。

广梅沟的住户呈点状散落在大山深处,有人住在山底,有人住在山腰,还有人住在山顶。人们生于大山,依山而居,抬头是山低头是沟,一山未尽一山迎。

在我刚刚记事的年纪,村子的交通运输主要还是靠人们肩挑背驮。大山深处的人们,种着陡峭贫瘠的山地,除去粮食蔬菜,一般生活用品都要步行到三四十里外的乡村集市上采购。记得在我五岁以前,村子里还都是点煤油灯照明的,直到九几年才接入网电。

村子农业种植以谷类作物为主,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还有一些辅作物如土豆、花生、薯芋等。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并不富裕,人们没有足够的钱购置肥料,多采用人的粪便和牲畜粪便施肥,收成并不乐观。那个时候村里人种粮是以填饱肚子为主的,很少投入市场交易。但凡有点收成都用柜子储藏起来备灾备荒,卖粮的人家多是为税赋所迫。

山沟里封闭,因此沟里的人思想趋于保守。过久了吃不饱饭的穷日子,分田到户后农民都甩开膀子种地,那时候大家都是一穷二白的状态。也没有想着变通,一心想着在贫瘠的土地里耕种出期待的好日子。事实上,那些在村里被视为不好好种地不务正业最早跑到山外闯荡的人反倒是最先富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沟里人渐渐越过温饱线,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发展家庭经济。山里资源匮乏,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家庭的青壮年在这个时候开始涌入城市谋生,他们近的去西安,山西,远的到广州深圳。农村开始出现罕见的空巢化,有人戏称当时的农村是三八六一九九(妇女儿童老人)部队的根据地。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到今天山里仅剩一些不愿离开大山的老人了。

在这个穷山僻壤的深沟里,留存着很多原生态的自然经济景观。天然放养依然是沟里蓄养牛羊的主要方式,牛耕技术仍然被现在山地耕作所沿用。房屋大多是筑土瓦房,保存着最本真的乡村面貌。关于墙板和筑土技术,据县志记载,光绪三十年,该技术才传入山阳,平民建房,以筑土取代土坯墙和篱笆墙。还有像石磨、木风扇、连枷等等传统农具都随处可见。

大山像母亲一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大山也像弃子一样被山里的人无情地抛弃。大山是厚重的,但也不可否定地说大山是贫瘠的。资源的匮乏和交通的阻塞,限制了人们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自古以来,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们都距离大山渐行渐远,但是那种浓厚乡村文化分崩离析带给我们的阵痛和唏嘘也越来越沉重。

面对时代的发展,对于山村的荒芜和山村文化的消逝,我不知道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文明的遗失。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大山曾给了我们无穷的馈赠,每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都是大山最疼爱的孩子。

2

走过了祖国的很多山川湖海后,有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那就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在这大山沟里定居呢?这些人最早从哪里来也好像成了一个谜。

根据《山阳县志》记载,县内有座横亘东西的大山,名叫鹘岭,历史上曾是秦楚和宋金的国界。居民以鹘岭为界,北部多为“大槐树”移民后裔,习惯称为本地人。南部多为江淮流民后裔,习称“下湖人”。本地人操秦音,却没有关中话生硬。“下湖人”操楚语,却比江南话易懂。

广梅沟的位置在鹘岭南麓,据此推断我们应该是“下湖人”后裔,从方言发音来看基本可以证实这点。广梅沟里的人和县城的本地人在口音差异很大。我们的口音更近湖北话,而县城人的口音更近关中腔。

按照县志的记载,西晋初置丰阳县时,人口不足两万。唐朝析丰阳西境置安业县(今镇安)时,丰阳人口仅八千五百人。北宋增至三万四千。明成化置山阳县时,仅存1340户。崇祯十三年(1640)大荒,流离者十之八九,县城阅岁绝人踪,茂草深数尺。至顺治二年,仅存800户,少到极点。后来数任知县注重招抚流民,百年增长十多倍,至道光三年,全县人口突破10万人。

可以看出山阳县目前的大部分人口应该都是外来人口后裔。这就更能印证,广梅沟里的人属于流民后裔的身份。关于为什么会迁至这深山之中定居,我的推测是避荒避乱。

整个县域处陕鄂豫之结合部,东临丹江,南近汉江,战略位置险要,加上多险隘,多沟壑,多山寨,自古就是诸侯用武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箭河的石门子,是战国楚置方城的地方。扁头溪的僧道关,是北宋蛮王拒杨文广的战场。南宋时,金人贿赂秦桧割鹘岭之半畀金。明代。李自成起义军三经县域。清代,白莲教起义军分三路讨清,中路王聪儿、姚之富过县城经牛耳川达镇安;太平军两攻县城。清末,山阳江湖会首领徐奎闻密集各乡会众三百余人,攻进县衙。民国时,“大刀会”“红枪会”纷纷暴动,恶霸豪强土匪,经常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据此来看,小小的山阳县在历史的烽烟中并不安宁。所以避战避灾迁居至大山里也是说得通的。

但是在乱世之中似乎并无安宁之所,因为匪患也多喜欢占山为王。在广梅沟有很多山寨,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地处北沟寺、山岔、罗川湾、广梅沟四村交界的十八寨,它是鹘岭的支脉,南北走向长2公里,主峰海拔1440米。站到主峰能看到周围的十八个山寨,故名为十八寨。

十八寨是伴随着我长大的一座大山,山寨是土匪的窝点还是游击队的根据地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从山寨上石头上留下的弹孔来看,这里曾经是发生过激战的。

有故事相传明末清初,十八寨曾是十九个绿林好汉组织的秘密教会的总舵,他们相当于天地会下面的分支,主张“反清复明”,经常劫富济贫,刺杀贪官,惩治恶霸,一度占据过县衙,还贴出了“光复”布告。清庭陕西总督派大军围攻,他们才弃城退守山寨。

十八寨地势险要,位置居中,可以俯瞰周围十八个寨子。他们的寨主就坐镇十八寨。其余十八个兄弟分散到其他十八个山寨发展势力。十八寨北面有三个很深邃的山洞,听说这是互通的密道,从密道里可以通往其他十八个山寨,密道内地形比较复杂,只有寨主有洞设地图,一般人进去会被困死洞中。

各个山寨都是集居住和军事效用一体的,相当于古代的烽火台,相互间以烽烟为信号,某个山寨遇到危险烽烟一起,其他山寨得信后立刻驰援。正是这种联控联防的举措,加上山高谷深,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清廷府衙多次征剿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传说后来由于寨主病死,其余十八个兄弟为争夺寨主宝座发生内乱,清廷府衙趁机一举捣毁该组织,山寨也遭到巨大破坏。部分会众后来重建山寨,干起土匪的行当。听说再后来被游击队收编,山寨成了革命根据地。

经过岁月洗礼,目前的十八寨已经是断壁残垣,加上没有保护意识,石墙被当地人大量摧毁,高度已经远远不及当时,已经看不到十八个山寨了,再站上去大概只能看到一半的样子。

距离十八寨一条山梁之隔的另一个小村庄是广梅沟的另一大景观——铁岩古树。这棵古树甚是壮观,树干要数十人才能合围,整个大树铺天盖地,树龄大概有千年之久,当地人都将其供为神灵。

在铁岩这个村庄,其实最令人称奇的还不是大古树,而是长在村庄后悬崖上的一棵铁匠树(当地叫法,具体学名不详),这种树四季翠绿,木质坚硬,但是枝干长得慢,十几年的树龄也就是矮矮的一葱茏。而这棵长在悬崖上的铁匠树长得比较高大,如一个人一样直挺斜立在悬崖上,有点像仙人招手。

传说在湖北的某个地方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明亮。水井四处并无树木,但是井中却有一棵活灵活现的树木倒影,青翠可见。当地人多方寻找,最后找到铁岩才发现是悬崖上的那棵铁匠树的倒影。

对于这种树影可以映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并没有具体考证。兴许是谣传,但是铁匠岩的村庄名却是由这棵铁匠树来的。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事情,对于这种景象,我认为最好的解释莫过于海市蜃楼这种自然景观了。

对于广梅沟里的人文景观,还有很多,由于常年在外并没有过多研究。像其他几个小村庄比如玉皇庙、五帝庙等等,听着名字都知道富含神话色彩,待有机会再一一道来。

3

农村是个最能够反映复杂人性的地方,所有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善的恶的在山村里都被演义的淋漓尽致。在广梅沟这种封闭的山村更为显著。

广梅沟地处南北交界,秦楚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繁杂的社会风尚。人情醇厚,土风简朴。人们性格里既含北方的犷悍,又兼南方之灵秀。习尚勤劳节俭,憨厚好客,重情轻法,重于谋生,轻于谋道。恶劣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人们互帮互助的优秀品格,大杂居的民居习惯形成了迎来送往的民俗礼节。

在农村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婚丧嫁娶,记得小时候村里婚丧嫁娶的礼节特别庄重,村里人俗称“过事儿”。这山里人过事,那就相当于整个村庄过节,手头再忙的农活都要暂停下来待事情过完。山里人好面子,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都希望过得体体面面的,场面要大,仪式感要足。

一般“过事儿”的主家要先提着说礼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来做“总管”。总管要对整个事情的方方面面做统筹安排。拿婚娶为例,一般在广梅沟这个地方娶媳妇的男方,至少要摆上三天的酒席。这第一天是请帮忙的,就是主家要宴请村里来帮忙的人吃饭,这些人主要是抬嫁妆的,做饭的,挑水的,挨家挨户借桌子板凳的,端茶倒水的等。第二天是迎亲的酒席,主要招待来送礼的宾客。第三天是所谓的正席,主要招待女方的送亲。有的人还摆第四天,是为感谢在整个婚娶中帮忙的所有人,大部分人谢帮忙的和正席一起办了。

总管要事无巨细地安排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通常也是代表主家向宾客致谢。过事儿过得光不光彩,全要看总管安排的是否周到。总管一般都是村里的大能人,他对村里人的能耐要了如指掌,谁能掌勺,谁能记账要心中有数。谁喜欢耍酒疯,谁喜欢闹事都要提前设防。

除了这红白喜事的大事外,其他的事儿也不少。拿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一生下来,是要庆祝的,广梅沟里兴过十天,一般男孩第九天女孩第十天过。有的过满月、过周岁都要摆酒席。围绕着年龄过事的还有三十六、四十九、六十大寿等等。除此之外,盖房子要过事儿,做棺材也要过事儿;杀猪宰牛要过事儿,人死三年也要过事儿。反正只要是有纪念意义的都要过事儿。

所有的“过事儿”都是迎来送往,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都来随份子,主家好酒好菜地招呼。人人家都会过事,所以家家都重视“过事儿”,你家过事我来帮,我家过事你也就不请自来,大家的帮衬都是义务的。这就是互帮互助品格的缘起,大家都需要彼此,也被彼此需要着。乡里乡亲的情感也是这样凝聚起来的。

山里人在大事上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可是在小事儿上倒显得有些小气。小时候,经常看到邻里间为一只鸡跑到别人家下了蛋而闹得不可开交。有的为一棵树,一块地界碑石大打出手也是经常的事。

山里人原则性很强,也很护短。是我的,那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惦记。是我的那就是最好的,你不能说差,你要是说不好我就跟你急。逻辑就是这样的简单粗暴。

山村是完完全全的熟人社会,大多是窝亲裙带关系。人与人之间由于过于了解关系显得比较微妙。经常越是血肉亲戚关系越是复杂,表面上大家一团和气,其实私下里有很多小纠葛七横八陈。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这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也就不再浓墨重彩地提及。

山村是民俗文化的中心地带,很多传统习俗在农村里薪火相传。但是近年来,由于山村的没落,很多民俗文化趋于灭亡。像祭奠亡灵的孝歌、手工编织的背篓、笼子以及一些传统木活儿等等都慢慢看不到了。山村里的民俗文化大多没有系统的传承载体,多靠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如今大部分人忙于追求物质财富,像民俗文化这种耗时费力又产生不了多少经济价值的东西就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贺知章的《回乡》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最美的声音,乡愁是最美的哀愁。如今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广梅沟人,没事多回乡转转,无论你走多远,你的根都在深山里。

                                                                                   2018年5月于深圳


  
  • 寻找幸福只因幸福下落
  • 发表于:2018/5/25 12:21:36
  • 来自:上海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