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山阳人几十年的住房变迁史从简到繁满满的都是回忆!

  • 可喜可乐
楼主回复
  • 阅读:414541
  • 回复:0
  • 发表于:2019/5/10 15:01:50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长久以来,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得先成家后立业,一个人有了房子才算有个家。


50年代-有啥住啥



(网络图)

只要能遮风挡雨的,什么都能改成房子住人。50年代,什么都能住,只要有得住。

50年代住草房,这是当时大部分农民居住环境的真实概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网络图)

60年代-小土房





(网络图)

面积贼拉地小,每户人家也就是20几个平米,两家人共用一个厨房。一进门就是一铺火坑,坑上铺着一领芦苇席子,几床破被褥。




(网络图)

70年代-筒子楼






曾有无数人在这样的筒子楼里结婚生子。上班面对面的同事,下班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盐飞溅、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也许都成了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筒子楼”建筑又称为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网络图)

70年代的筒子楼。当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筒子楼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




80年代-福利分房

其实,分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房小组要调查申请人的住房状况,还要根据申请人的各类情况和领导的意见、建议制定“住房分配细则”等等。

198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思路。图为80年代初居民的住房。




(网络图)

1979-1986:调房大会发展成房交会。那时候,房子还不算是商品,也就不存在交易。因此,当时的房交会叫做调房大会,真正的房交会1986年悄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80年代中期,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单元房,单元房是指设施相对完备,自成体系的独立房子,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单元房一般是由厨房卫生间和房间连成的整体,卫生间和房间的数量不限,但必须在同一整体之内。




单元楼,与筒子楼和团结户相对,相当于西方的公寓(APARTMENT)。住户除了出入自己的单元之外,无需和别人共用空间。

单元楼对住户的生活隐私保护较好,但也有人称这种户型不鼓励邻里交往,因而促进了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冷漠。




(网络图)



90年代-商品房

90年代开始了商品房时代,许多年轻人结婚为房子发愁,但当时装修不贵,1.5万元就能把新家搞得像模像样了。




(网络图)

1998年,成为中国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

1998年,人们在哭、笑、怒、骂之余现实起来,房屋、楼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至此,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




2000年左右,山阳一些家属院,虽然是楼房,但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区。

物业基本上只有一个看门大爷和扫地的大妈,小区路面基本上绿化很少,楼层不高,墙外涂着一层腻子粉,水电气齐全,网线就特别少,但是也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




2006年前,山阳地区的房屋开发,基本上靠着本地的一些开发商,虽然有的小区升级了绿化,物业增添门岗、保安、清洁等,也逐步走向了正规。




进入2010年以后,山阳房地产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众多高层开发商纷纷入驻山阳,除了对房价有所影响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更先进的居住理念。








一套房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个人的安全感,

是两个人的爱情梦想,

是三个人的欢声笑语,

是五个人的阖家欢乐

但最根本的,

它是一辈子的幸福生活。

部分来源:网络

综合整理:山阳之窗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