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漫川人的文人情结

  • 山阳郑孔河
楼主回复
  • 阅读:4879
  • 回复:23
  • 发表于:2012/2/27 18:51:4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漫川秀山柔水,风光旖旎,漫川人天生就爱做梦,就爱浪漫,向往美好的东西。漫川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那是一个遥远的、美丽如谎言一般的文学梦。漫川人在文学梦中生,在文学梦中历尽磨难,又在文学梦中故去,始终不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细数漫川人的文人情结,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物产、历史、风俗有着割舍不断的的联系。生长浸润在漫川这种独特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天生就有一股儒雅的文人气质,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即便日无三餐,也会心怀天下,纵论古今,高谈阔论,气吞山河。
        我大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哥天生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可叹的是在他爱做梦的少年时代,商洛大山里出了一个贾平凹,于是狂热地爱上了文学,如此的如痴如醉,不眠不休。大哥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写了无以计数的文字,可惜都没有变成铅字,就连在不知名的小报上发一篇百余字的豆腐块也没有。大哥的狂热使他的学习严重偏科,最后不得不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一个数十年来天南海北四处打工的农民。至今与大哥谈论起文学来,依然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忘乎所以,依然可以见到他眉宇间飞扬的少年梦想。
        漫川人爱文学,与这方生他养他的这片水土是分不开的。漫川承秦接楚,既有秦岭大山的雄浑厚重,又有金钱河水的柔媚秀丽,造就了漫川人复杂丰富的社会心理;漫川在宋朝时处于宋金交界处,街巷里弄盛传杨八姐追赶蛮王的传说,至今仍保留有蛮王墓、蛮王洞等地名,山梁上有杨八姐一箭射塌的豁口和蒲篮大的马蹄印,县城人仍习惯称呼漫川人为南蛮子。漫川街道虽曲而窄,但马家大院、黄家大院、双戏楼、骡帮会馆等成了漫川的文化符号。那屋梁上繁杂精美的雕塑、屋檐下无与伦比的木雕、屋墙上数笔描绘的花草和人物故事,无处不在地述说着漫川的久远灿烂的文化。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酷热的气候、富饶的物产是分不开的。漫川和县城虽同处秦岭南麓,但中间有座鹃岭相隔,阻断南北冷热气流的南下北上,气候也就截然不同了。与岭北的县城相比,漫川实在酷热难当,气温经常在四十度往上,整个夏天都闷在一个大蒸笼里,每个人都要被蒸熟了一样,每个毛孔都冒着滚滚热气。艰苦的气候磨砺一方人,也造就一方人,漫川人在这种酷暑难耐的煎熬中,升华着精神,提炼着思想,让每个漫川人都成为了思考者。漫川人无疑是全县最有口福的,漫川的樱桃、豌豆角、香椿芽等时鲜果菜总要让当地人比其他地方早尝鲜十多天。漫川又是金钱河、靳家河、水演河、万福河的交汇处,水域面积大,不但大量种植水稻、芋头、莲菜,还生长着茶叶、蜜橘、绿豆、芝麻。漫川各地风物独领,风味独特,比如猛柱山的红薯、小河口的樱桃、石家湾的大米、娘娘庙的茶叶,无不让人垂涎欲滴。还有每年冬天大河里的大肥鱼、下街头的魔芋、薄亮如纸的豆腐皮,更是家乡父老捎给外地儿女的上等特产。漫川香油可是一绝,香飘百里;漫川豆瓣酱、豆蚀更是佐饭佳肴,回味无穷。这一香一臭两种尤物,不知迷倒了多少天南地北客,不知让多少异乡游子遥望明月,思忆故乡,成就一片片文采飞扬的佳作。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自成一家的风俗是分不开的。不管哪里人,凡是到过漫川的,都有深深的体会,漫川人讲礼性。确实,漫川人礼多,规矩大,讲排场,待人接物、端茶上饭、婚丧嫁娶都有约定俗成、传自久远的规矩,这种规矩体现在每个细节上、言语上,处处都透露着厚重如秦砖汉瓦般的文化传承,时时都释放着俨如大家闺秀般一丝不苟的魅力。漫川的饮食文化就是这种独特风俗和文化的缩影,漫川八大件宛如我国的京剧,是漫川文化的精粹,无论从选料上、做工上、盛放器具上还是上菜顺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若是上延到吃饭前请客时三番五次的繁复、宴席座位安排的讲究,下延到吃饭后的执手挽留、一一话别和恋恋不舍,无不让人心醉神迷。就连日常饮食,吃一碗面条也得油泼辣子、油泼酱、醋、蒜泥水和几个菜佐饭,四六个盘子上桌,一丝一毫都敷衍不得。漫川人的生活讲究如此,心思细密如此,难怪不锦心绣口,文气绵长。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开放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漫川是解放后除县城之外唯一一个有常居城镇居民的地方,这些居民成了漫川街的士族,拥有悠闲的生活、固定的收入,拥有异于常人的生活做派和考究的生活情调,无形中成为漫川文人气质的重要源头。漫川也是全县少有的汉回民族杂居区,是佛道伊斯兰天主教文化共生区,各民族和谐相处,各种文化共生共荣,推动了漫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漫川还是全县少有的商贸重镇,自明末清初开始兴盛了数百年。这主要得益于漫川地处陕鄂要冲,连接南北。水旱码头成为交通的枢纽,南方的货物经汉江水运至水码头卸货,北方的货物经骡帮脚夫驮运至旱码头卸货,然后交换各自南下北上。漫川商贸的兴隆不但带动经济的大发展,也成为各方人物的云集之地,各地文化的荟萃之地,从而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和包含四海的文化气度。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人的敢作敢为是分不开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漫川就第一个开始了小城镇建设,将万福河南北连成一片,孤悬万福河南岸的最高学府漫川中学,从此回到了古镇怀抱。漫川率先搞开了土地拍卖,创建了全县第一个开发区,并在街道外围沿金钱河北岸新修了一条商贸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陕鄂两省以及全国各地的商贩云集于此,漫川重拾了数百年前商贸繁盛时的辉煌。2009年,漫川启动了第二次城镇建设,总投资近3亿元,将闫家店纳入集镇建设,镇政府也从古镇中心挪到了新区,对古镇的双戏楼、石子街、迎街面建筑进行了复古修缮,还原了古镇故有的丰韵。经过两次大规模开发,形成了古镇新街共存、传统与时尚齐肩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但丝毫没影响古镇人的生活步调,反而共生共荣。年轻人喜欢古镇南部开发区的灯红酒绿,上了年纪的人更喜欢古镇北部老宅窄巷的古朴与宁静,徜徉其间,惬意无限。他们清楚地知道那家剃头刮脸手艺好,那家烙馍面皮味道香,那家棉布棉鞋东西好价钱有商量。漫川人在这种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找到自己的情趣,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感。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男人文秀和漫川女人的柔媚是分不开的。漫川虽处山区,却是水乡,漫川山水养育了漫川男人的温柔秀气,锦心绣肠,也滋养了漫川女人如水的嫩滑肌肤、如水的柔媚风韵、如水的婉转心思。漫川女人的美是出了名的,漫川女人的娴熟坚贞也是出了名的。出产美丽女人的地方,就会出产浪漫的爱情、美丽的童话;生长美丽女人的地方,就会演绎美丽的生活篇章。美丽的女人与浪漫的文学天生就是一对孪生姊妹,相伴而生,相伴而长,就如才子佳人一样天作地和,相得益彰。
        漫川人爱文学,与漫川街独有的地形地貌是分不开的。漫川街背山面河,蜗居在长不足千米、宽不足三四百米的狭小地带。却恰恰在这方寸地,得风气之先,别开生面,样样都出类拔萃。漫川街两折三曲,蜿蜒而下,极尽曲中通幽之妙;街道宽不盈丈,石子地面被千万双脚掌打磨得溜光水滑,让人追古思今,深思悠长,增添了浓郁的韵味。从上街到下街,所有民居格局全为前市后室,从一屋进入,数间房屋一字排开,深邃而旷远,宛如穿越时空,进入了千年文化宝库。整条街屋宇林栉次比,错落有致,一律的古色古香的木板门户,木雕、水墨画和高纵挺拔的飞檐,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漫川人信佛,弹丸之地建设了四五个庙宇,如上街头有个火神庙,又叫一柏担二庙,下街头有个三官庙、街中骡帮会馆上侧还有一柏一石一间半庙,街后半山腰有个娘娘庙,下对面山梁上有个慈王庙,每座庙宇都有一段久远的历史,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此多的庙宇让天南海北的人心灵有了归宿,也让漫川人有了心灵休憩之地。
        漫川的这方水土培育了漫川人的文人气质,塑造了漫川人的文化涵养;漫川人的文人情结也为这座古镇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带来久远的无穷魅力。漫川人是为漫川而生的,漫川人的文人情结是骨子里的,是从娘胎里带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洗掉。 

   
[此贴被满天星于2012-2-29 9:31:47编辑过]
[此贴被满天星于2012-2-29 9:33:34编辑过]
[此贴被满天星于2012-2-29 9:36:41编辑过]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山阳在线
  • 发表于:2012/2/27 20:34:16
  • 来自:陕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神呀,费了九牛二十虎的劲才编辑好了。

今晚估计QQ老板防盗,复制下来的东西必须经过粘贴到文本文件才能转黏贴。佩服!
  
  • 山阳在线
  • 发表于:2012/2/27 20:40:54
  • 来自:陕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山阳在线
  • 发表于:2012/2/27 20:41:21
  • 来自:陕西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绿草如茵
  • 发表于:2012/2/27 20:47:13
  • 来自:陕西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 纷飞雨
  • 发表于:2012/2/27 21:38:46
  • 来自:陕西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 幼稚木
  • 发表于:2012/2/28 5:35:28
  • 来自:陕西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道鶻岭截断了北方的简约,造就了漫川自然社会的繁芜。相对低的海拔,把温暖赋予漫川。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让漫川麦子早半月杏黄了农田,而此刻,北方的庄稼地还是一片葱绿。于是,漫川的一切便厚重于岭北。比如猛柱山的红薯支链淀粉含量特高,甘面的超过镇安大板栗。北面中村下湾的莲藕到了漫川也多张了一空腔室,变种为漫川十眼莲。还有那漫川黑芝麻,吃的漫川男人大多数肤色乌亮闪光。
  • 幼稚木
  • 发表于:2012/2/28 5:43:40
  • 来自:陕西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假如有一天,拓展了漫川石子街,山阳民间广泛流传的那句漫川人死不爱听的谚语就可以改写为:漫川的饭吃得,话也听得。
  • 纷飞雨
  • 发表于:2012/2/28 10:57:35
  • 来自:陕西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子悦 发表于 2012-2-28 5:35:28 :
        一道鶻岭截断了北方的简约,造就了漫川自然社会的繁芜。相对低的海拔,把温暖赋予漫川。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让漫川麦子早半月杏黄了农田,而此刻,北方的庄稼地还是一片葱绿。于是,漫川的一切便厚重于岭北。比如猛柱山的红薯支链淀粉含量特高,甘面的超过镇安大板栗。北面中村下湾的莲藕到了漫川也多张了一空腔室,变种为漫川十眼莲。还有那漫川黑芝麻,吃的漫川男人大多数肤色乌亮闪光。

上面的文字文章里咋不见呀,应该整合进去,个个都是高手
  • 山阳郑孔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28 13:38:23
  • 来自:陕西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楼(天竺听风雨)的帖子

已修改好,请指正。
[此贴被满天星于2012-2-28 14:50:46编辑过]
  • 山阳郑孔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29 9:52:16
  • 来自:陕西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平台,对文字编辑的难度太大了,是在考验人的耐力吗?
  • 天之蓝
  • 发表于:2012/2/29 9:56:16
  • 来自:陕西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你的QQ空间问题
  • 杨树
  • 发表于:2012/3/31 7:34:00
  • 来自:陕西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把这个帖子贴到古老漫川照片组图去!谢谢
注:


漫川关: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地方和一个传奇而美丽的名字(文·满天星;图·杨树)

漫川人的文人情结
  • 子舒散人
  • 发表于:2012/4/25 9:15:51
  • 来自:陕西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从文化视角解读漫川深厚的人文底蕴,是难得的好文。拜读学习。
  • 蓦然回首
  • 发表于:2012/6/27 18:11:39
  • 来自:陕西
  1. 2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只有是地道的漫川文人,才写得出这种味道,写得太好了深入骨髓。
  • 五月的麦子
  • 发表于:2012/6/27 21:58:17
  • 来自:陕西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除仰孝顺外,你是我看到的文学功底强劲儿的漫川人!写漫川写得最好的一个!
文字是药,每天吃几粒,病就会好的。
  • 商洛医院郑医生
  • 发表于:2012/6/28 14:58:06
  • 来自:陕西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漫川因为鹄岭的阻隔,正好把漫川区域和山阳分隔开来,漫川以漫川关为中心,周围有柏树坪,前店子,水码头,闫家店都是因为水路而和漫川关成为一体,也必将在以漫川关为中心而形成辐射性的建设,漫川中学前的三河交界处是最先发展的,接着就是其他四地都相继建设开来。漫川区域经济,包括漫川镇,以前的同安,纸坊沟,万福沟,莲花池,听说这几个现在都并于漫川镇管辖,其实法官、延平,两岔,扁头,以及湖北的上津都是是漫川经济圈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行政经济环境。而漫川中学建校悠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是外地大学生下放来当老师,如吴老师、史老师、彭老师等为漫川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革开放之初,迎来来本土毕业师范大中专老师,很多 长期驻扎漫川工作,成为漫川文化的中坚,以五月的麦子、曹颙、仰孝顺等为代表,孜孜以求的笔耕,是漫川文学更加繁荣。值得一提的是,漫川因为是山阳第二大镇,是比较独立行政机构,所以在以前有居民工作人员,他们在漫川艰苦环境中享受着自己那点悠闲和富裕,所以早就那种有清朝遗老的生活习性和闲谝,这是漫川独特的现象,现在商业的发达已经把那种优越变得荡然无存,有的在阵痛中脱颖而出引领漫川商潮,更多的走出去建立新天地,部分人是昨日黄花了,而漫川老师以特殊的个性又有别于当地居民和农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个语文老师叫徐彪,这老师经历了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的变化,是漫川乃至山阳语文教学和文学创作的佼佼者,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还年轻,忙总比闲着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