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郭燕:告别丰阳城/文陈自强

  • 山阳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1601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0/15 7:52:3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郭燕:告别丰阳城                                         

                                    陈自强  博士

    郭燕的画作恐怕是在2005~2006年间成型的。她 <飘> <浮> 系列的男女主体,凭借家庭社会的惯性力和两性间永恒的张力,在夜空中随风浮动,跨越省界、国界,成为良知的难民和梦幻的叛逆者。随后,她又创作了一批以准宗教感为基调的 <菩提> 系列, 这些作品, 如同其主题,是含混和扑溯迷离的,但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历经三十余年政治高压后, 宗教又起死回生、并与科学和无知再度争雄, 开启了新世纪的社会三重唱。郭燕的这些作品是颇有意义的, 因为画家没有去刻意虚构 “家好月圆人美”式的社会田园诗,也没有去兜售“简明实用”、“安抚生活” 的按摩术。她的画作自然渗流出女画家独有的清纯内质,同时也带给人们一种简朴、思辩、和瞻前的神秘感。

    与前期作品相比,郭燕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展出的新作在风格和主题上都是一种离异,但依然企及了思索和艺术上的新高度:

    郭燕的大幅布面油画 <迷城>  (200cm x 300cm) 是一幅亮丽的作品。她的粉红色用得很聪颖, 绘画上的广角景观、静物、和抽象表现, 均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保持了放纵与控制、线条与形体间的平衡。画面有粉笔画和水墨画的色调感, 也有炭画有力的线条感。 这幅作品有法国画家 拉娣发-艾卡克 (Latifa Echakhch) 的风格, 也流露出 “彩色领域抽象派” (Color Field Abstraction) 的影响。         

郭燕近年来穿梭于国内和加拿大等地,广泛地社会借鉴、耳闻目睹人口压力、环境破坏对艺术灵性和人类尊严的损伤,使她开始变得很怀旧、怀乡,并对中国的环保及社会前景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她以童年、家室、故乡、土地、以及废弃城市为主题的新近画作及装置,记写了当前中国社会变革和变化的横断面, 也对所谓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走势,提出了深深地质疑。这些作品无意与世争长论短,它们多是画家诚实不喧的个人感受和潜心的意识流痕。

    郭燕的 <家> 是一幅直径为120厘米圆形布面油画。它走笔敦实,色调底凉。屋室矮小整洁, 家具简朴有序。画家别具匠心取用圆形画面构图,留给观众一种仿佛透过远航水手仓的窗棂,去窥视那个日渐远离的时代,和那个不复存在的家庭 及其真实、执着、欢甜、艾凉的生活活剧。毫无疑问,今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无论落脚哪方,都珍藏着童年家园和家乡的菁影, 并在梦中时常聆听那遥远而凝重的故乡钟声、、、

    郭燕用同样的表现手法描绘了陕南家乡的旧居、沐浴在霞光中的丰阳古塔、西安历世不古的钟楼、兴国寺改建成西安美院的老校门、成都 “老蓝顶” 画室外的送电铁塔、、、  这些记忆中的珍宝,与不可曲数的文化遗产, 正在从我们的脑海中、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渐渐消失。

    郭燕的大幅油画 <即将被迁移的墓地> (200cm x 300cm) 恐怕是其最悲凉、最令人愤慨的作品:  画面上祖祖辈辈安息的墓地,在开发商轰鸣的推土机前无奈地哑然落泪,如同鸡犬面临持刀的屠夫。 在法律健全的国家, 墓地, 尤其是祖传墓地, 象国家和神明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其文化传统和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和价值十分珍贵。 “掘祖坟、盖高楼” 是坚决要不得的愚蠢行为!  中国诗人素有 “愤怒出诗人”的传统,中国画人自画圣吴道子起亦有 “泼墨泻不平”的高蹈风范。 前卫艺术家是社会上最敏感、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艺术家凭着良知和道义,豪撒丹青,为社会公道和人伦尊严鸣金开道。这些,恐怕正是郭燕创作这些作品的人文主义初衷和底线。

    郭燕用建筑垃圾拼成的大型装置 <中国版图> (300cm x 400cm) 和她的大幅油画 <废城> (200cm x 165cm) 仿佛在向我们提问: “面对世界的挑战, 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 ‘生存智商’ 有多高” ?   她用500多张中国公民卡剪裁出大型装置 <汉服> (200cm x 153cm), 有如从“马王堆汉墓”揭身而起的艺术精灵, 扶摇于展厅, 对 “什么是汉人、汉文化、 抑或中华文化?” 提出了深切的疑问。

    推开炎凉的怀旧感,这组画同时也提醒我们:黄鹤已去,虽然 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雕塑而成的人文主义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元素已在变色和变质, 但是如果我们潜心创造,真诚无畏地去看、去想、去哭、去爱, 那么雅然如诗的古意会和清新刚健的新文化一起, 驻留世间。

    郭燕用 <汉服> 提出的更重要的疑问是: “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包容能力有多大“? ———— 先秦无休无止的“百家争鸣” 可以说是 中国立国的精神文化之本; 盛唐国门大开、汉梵相容、一创世界风范;即便到了明代,依有“广纳世贤”的胸襟 (郑和本是东南亚的‘土民’);但是到了清代, 百姓片板不能下海, 愚民政策误国于今。、、、   值得庆幸的是,郭燕和许多中国画家一道,经年来已经开始超越省份、超越国境、超越语言、肤色、人种、性别、文化,走向世界。理性、爱、博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拯救国家、民族 ,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唯一出路。在当今世界艺术前列,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画家/艺术家的名字,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艺术家正在引领中国走向世界。

                                                                    2013年5月15日 草 于美国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